郑板桥的故事

时间:2022-06-30 22:14:45 故事精选 投诉 投稿
  • 相关推荐

郑板桥的故事(精选20篇)

  故事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,或是陈述一件往事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郑板桥的故事(精选20篇)相关内容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大家!

郑板桥的故事(精选20篇)

  郑板桥的故事 篇1

  郑板桥是清代箸名的书画家、诗人。他的书画书法皆享有很高的声望,被人称为三绝。

  郑板桥名燮,字克柔,号板桥,晚年署作板桥老人,江苏兴化人。三岁丧母,生活贫困。五十岁以前,读书、教书、卖画;乾隆七年(公元1742年)考中进士。在山东潍县、范县(今属河南)作了十二年知县。勤于政事,政绩显着。后因荒年主张赈济饥民而得罪官绅,六十一岁,辞官回到家乡,以卖画为生。

  他到五十二岁时才有儿子,起名小宝。他对小宝十分喜欢。为了把儿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,他非常注意教育方法。

  郑板桥被派到山东潍县去做知县,将小宝留在家里,让妻子及弟弟郑墨照管。郑板桥看到当时富贵人家子弟,又担心自己的儿子被娇惯变坏,所以他身在山东,而心念在家的儿子。他总想把儿子小宝委托堂弟郑墨帮助照管,会比自己更娇惯。所以,他从山东不断写诗寄回家中让小宝读。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昨日入城市,归来泪满巾;遍身罗绮者,不是养蚕人。二月卖新丝,五月粜新谷;医得眼前疮,剜却心头肉。九九八十一,穷汉受罪毕,才得放脚眠,蚊虫跳蚤出。小宝在母亲的带领下,一遍又一遍地背记着这些诗句,从而明白了许多人生的哲理。

  “娇子如杀子”,这是多少人用血泪换取的经验教训。

  当郑板桥听说在家的小宝常常对孩子们夸耀:“我爹在外面做大官!”有时还欺侮佣人家的孩子。郑板桥立即写信给弟弟郑墨说:“我五十二岁才得一子,岂有不爱之理!然爱之必以其道。”必定要有爱子的办法。“以其道”是真爱,不“以其道”是溺爱,溺爱不是真正的爱。所以,他要弟弟和家人对小宝严加管教,注意“长其中厚之情,驱其残忍之性”。弟弟和家人按照郑板桥的意愿对孩子进行教育,收效很大,就给郑板桥写了封信,讲了孩子的长进,并说,照此下去,长大之后准是个有出息的人,能像你一样,当个官儿。郑板桥看了这封信后,觉得弟弟对小宝太姑息了,这样做对孩子并没有什么好处。于是,立即给弟弟郑墨复信说:我们这些人,“一捧书本,便想中举,中进士,作官,如何攫取金钱,造大房屋,置多田产。起手便走错了路,越来越作坏,总没个好结果”。他还说:“读书中举、中进士、作官,此是小事,第一要明理作好人。”这里所说的好人,是品德修养高尚的人,是有益于社会的人。

  小宝长到六岁以后,郑板桥就把小宝带在自己身边,他亲自教导儿子读书,要求每天必须背诵一定的诗文,并且经常给小宝讲述吃饭穿衣的艰险,并让他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。学洗碗,必须洗干净。到小宝十二岁时,他又叫儿子用小桶挑水,天热天冷都要挑满,不能间断。由于父亲言传身教,小宝的进步很快。当时潍县灾荒十分严重。郑板桥一向清贫,家里也未多存一粒粮食。一天小宝哭着说:“妈妈,我肚子饿!”妈妈拿一个用玉米粉做的窝头塞在小宝手里说:“这是你爹中午节省下的',快拿去吃吧!”小宝蹦跤着走到门外,高高兴兴地吃着窝头。这时,一个光着脚的小女孩站在旁边,看着他吃。小宝发现这个用饥饿眼光看的小女孩,立刻将手中的窝头分一半给了小女孩。郑板桥知道后,非常高兴,就对小宝说:“孩子,你做得对,爹爹真喜欢你!”

  郑板桥对于女儿也非常关心。在他的影响和熏陶下,女儿在诗画方面也达到了相当水平。眼看女儿就到出嫁年龄了,还未找到合适的对象。他主动为女儿选择了对象,并且一反婚事大操大办的传统,自己亲自将女儿送到男方家里,让男方家人做了几个小菜,以示庆贺。当他要返回时,才告诉女儿说:“这就是你的家,你就安心在这里过吧!”他为了表示自己对女儿婚事的祝贺,特意作画一幅做为嫁妆送给女儿,在这幅画上,他题写了一首小诗说:“官罢囊空两袖寒,聊凭卖画佐朝餐;最惭吴隐奁妆薄,赠尔春风几笔兰。”郑板桥非常注意对子女进行自立教育。

  直到临终前,他还要让儿子亲手做几个馒头端到床前。当小宝把做好的馒头端到床前时,他放心地点了点头,遂即合上了眼睛,与世长辞了。临终前,他给儿子留下的遗言:“流自己的汗,吃自己的饭,自己的事自己干,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汉。”这则遗言,是对子女的嘱咐,也是他对子女教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。

  郑板桥的故事 篇2

 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。因为无名无势,尽管字画很好,也卖不出好价钱。家里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。一天,郑板桥躺在床上,忽见窗纸上映出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,郑板桥想:一定是小偷光临了,我家有什么值得你拿呢?便高声吟起诗来:大风起兮月正昏,有劳君子到寒门!诗书腹内藏千卷,钱串床头没半根。

  小偷听了,转身就溜。郑板桥又念了两句诗送行:出户休惊黄尾犬,越墙莫碍绿花盆。小偷慌忙越墙逃走,不小心把几块墙砖碰落地上,郑板桥家的黄狗直叫着追住小偷就咬。郑板桥披衣出门,喝住黄狗,还把跌倒的小偷扶起来,一直送到大路上,作了个揖,又吟送了两句诗:夜深费我披衣送,收拾雄心重作人。郑板桥吟蟹诗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,有一天差役传报,说是知府大人路过潍县,郑板桥却没有出城迎接。原来那知府是捐班出身,光买官的钱,就足够抬一轿子,肚里却没有一点真才实学,所以郑板桥瞧不起他。知府大人来到县衙门后堂,对郑板桥不出城迎接,心中十分不快。在酒宴上,知府越想越气。恰巧这时差役端上一盘河蟹,知府想:“我何不让他以蟹为题,即席赋诗,如若作不出来,我再当众羞他一羞,也好出出我心中的闷气!于是用筷子一指河蟹说:“此物横行江河,目中无人,久闻郑大人才气过人,何不以此物为题,吟诗一首,以助酒兴?”郑板桥已知其意,略一思忖,吟道:八爪横行四野惊,双螯舞动威风凌,孰知腹内空无物,蘸取姜醋伴酒吟。知府十分尴尬。

  “奉旨革职”郑板桥在当县官时,遇到了灾荒之年。因开仓放粮,周济穷人,被皇上撤了职。于是,雇一小船,顺着大运河回扬州老家去。一日,见前面码头停泊着一条官船,桅杆上挂着“奉旨上任”的旗子,要所有的民船回避。郑板桥自言自语道:“你奉皇上的旨意上任,我奉皇上的旨意革职。不都是‘奉旨’吗?你神气什么?”于是,拿了一块绸绢,书写“奉旨革职”四个大字,也挂到桅杆上去。官船上的,是朝廷一个大奸臣的儿子,叫姚有财。此人虽不学无术,但仗着老子的势力,捞了个乌纱帽,这回正要到扬州上任去。这时见一只小船的桅杆上挂着“奉旨革职”的旗子,觉得奇怪,一打听,原来是郑板桥,就派人向他索字画。郑板桥听说这个姚有财,除了吃喝嫖赌、欺压搜括百姓外,别的一窍不通,就很快书写了一首诗:“有钱难买竹一根,财多不得绿花盆,缺枝少叶没多笋,德少休要充斯文。”每句开头一字,连起来是“有财缺德”。姚有财接过一看,差点气昏过去。狗肉计郑板桥酷爱吃狗肉,凡乡邻朋友将狗肉送他,刻即挥毫作画奉谢。然而富商大贾以千金求索,却从不见诺。当时,有个叫甄小泉的盐商日夜苦思冥想,终于使出一计。一次,板桥出门赏竹,听得从远处传来悠扬的琴声,于是循声寻找,原来一个十分幽雅的.大庭院中,有一位童颜鹤发的老翁在弹琴,书童在一旁煮狗肉。板桥闻到狗肉的香味,顿时眉开眼笑地问:“先生也爱吃狗肉?”老翁答:“百味唯有此最佳,你若喜欢,就请吃吧。”于是板桥就大嚼起来。他发现粉墙上空空荡荡的,就问“为何不挂些字画?”老翁答:“没有好的,板桥先生字画,盛名已久,不知果真如何?”板桥笑着说:“鄙人郑板桥,给你画两张怎么样?”顷刻间就为老翁留下了许多书画。翌日,盐商设宴请客,并以此画炫耀,板桥得知,方知中了“狗肉计”。

  郑板桥的故事 篇3

  郑板桥书法杂用篆、隶、行、楷并以隶为主,兼有画意的美感,独创一体,自称为“六分半书”,世人称之谓“乱石铺街”体,其书法“难得糊涂”和“吃亏是福”流传至今,受到各行各业人们的喜爱,广泛用于宾馆、办公室、家庭等场所。

  郑板桥的'故事 篇4

  早先,咱这潍县赶大集,是在东门外的沙滩上。一到大集,人山人海,十分热闹;作买作卖的,干什么的都有。

  这天又是大集。县太爷郑板桥正在东门城墙上看着百姓来来往往的作买卖,忽听得城墙下有人嚎哭。板桥低头细看,只见一堆人围着看一个老妇人哭诉。板桥大人差人去问,原来一个卖蛋的,挎着一篮子鸡蛋去集上卖,没想到走到这里被一块石头绊倒,一篮子鸡蛋摔了个碎。老妇人一见,守着淌了黄的碎鸡蛋皮哭嚎不休。

  板桥大人听了,略作沉吟,发话道:“大胆顽石,竟敢绊倒老人,摔碎鸡蛋,让老人如何过活?来人,立即将顽石锁上大堂,待本官勘问!”

  衙役们一听,心里好笑,竟有这等怪事,老爷要审石头!但又不敢违命,只好立即下城来,用铁索锁上石头,领着老妇人,一起回县大堂来。

  这一下惊动了满集的人,听说县大老爷要审石头,这事可是头一遭,看看大老爷怎么个审法!看热闹的'人踢里踏拉跟了一大串。越走看热闹的越多,越传越远,县大堂前是黑压压的一片人。板桥大人端坐堂上,两边衙役侍立,喝令带上顽石来。原告老妇人也跪在一边,又大开衙门,放看热闹的进来。看热闹的开始不敢往里进,后来有几个大胆的先进来了,众人一看没事,一下子涌进大门,满满站了一院子。板桥大人喝令关门。众人又有点提心吊胆。猜不透他胡芦里卖的什么药。

  板桥大人问清了老妇人摔倒经过,开言道:“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。一人帮百人难,百人帮一人易。现在院内诸位,每人助老人一钱,可救老妇人一难。现将老人竹篮放于门口,各位出门时放一文钱于篮内即可,诸位请便!”看热闹的人恍然大悟,这才明白桥板大人审石头的用意。人们依次退出,出门时或三文,或五文,放在老妇篮内。人走完了,竹篮内钱也不少了。

  板桥大人见人走完了,喝声“退堂!”老妇人千恩万谢,挎起篮子走了。这就是郑板桥审石头一段佳话,流传至今。

  郑板桥的故事 篇5

  清朝乾隆年间,著名的书画家、文学家郑板桥任山东潍县知县。这一年初冬,京城里来了一个姓钱的钦差大臣。这位姓钱的钦差大臣不仅为人狡猾奸诈,诡计多端,而且心狠手黑、贪得无厌,所以背地里人们给他起了个不大好听的外号三拐子。

  三拐子素知郑板桥为人正直,为官清廉,从来不巴结上司。想要让他主动给你送礼那简直比登天还难,但贪心的三拐子又实在不甘心在富饶的山东潍县白走一趟。因此,早在去潍县的路上,狡猾的`三拐子就想出了一条迫使郑板送礼的高招。

  郑板桥也知道三拐子的为人,所以三拐子来到潍县后,郑板桥并不理会他,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。这天上午,郑板桥正在书房里看书,家人突然前来报告说:老爷,钦差大人派人送礼来了。郑板桥来到院子一看,果然发现有几个家丁抬了两个大礼盒从门外走了进来。郑板桥走出书房后,一个头领模样的人上前说道:郑老爷,我家大人派小人给您送来一份薄礼,还望郑老爷笑纳。郑板桥走上前去打开礼品盒一看,2个礼品盒里各装了50两银子。郑板桥差点儿没把肺气炸,心里暗暗骂道:三拐子呀三拐子,你好狠毒呀!为了搜刮民脂民膏,你简直挖空了心思。

  你道三拐子为何要给郑板桥送礼?郑板桥见三拐子给他送来100两银子又为啥要生气?原来,按照当时官场上的惯例,如果上级官员给下级官员送礼,下级官员必须收一还十。现在,三拐子给郑板桥送来了100两银子,郑板桥如果不收,这不明摆着是不给钦差大人面子,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。可如果他收下这100两银子,那就必须还给三拐子1000两银子。郑板桥为官清廉,两袖清风,别说1000两,就是100两银子他也拿不出来,怎么能够收一还十呀?

  怎么办?郑板桥望着礼品盒,略一思索,笑着对来人说道:请回去转告钦差大人,就说郑某多谢钦差大人送来的厚礼。说完,他命家人招呼送礼之人到客房里稍事休息。然后他从三拐子送来的100两银子里拿出10两银子交给他的心腹家人,让他们去给钦差大人买礼品,并附在他们耳边如此这般地交待了一番。家人走后,郑板桥又将剩余的90两银子全都分给县衙里那些家境贫寒的衙役们。

  再说三拐子派人给郑板桥送去100两银子后,心想,我就不信你郑板桥敢把银子给我退回来。果然,没过多久前去送礼的那几个人便抬着沉甸甸的礼品盒回来了。三拐子心里那个高兴劲儿就甭提了!他迫不及待地打开2个礼品盒一看,只见里面各自整整齐齐地码放着10个大小相同,又白又干净的大萝卜。其中一个礼品盒里还放着一张纸,上面有郑板桥亲笔书写的一首诗:

  东北人参凤阳梨,难比潍县萝卜皮。今日厚礼送钦差,能驱魔道兼顺气。

  看完纸条,三拐子气得差点儿没晕倒在地!这也难怪,100两银子换来了20个大萝卜,别说是三拐子,放在谁身上能不生气?不过话又说回来了,生气归生气,三拐子却拿郑板桥毫无办法。因为你要和郑板桥论理,郑板桥肯定要理直气壮地说,萝卜素有小人参之称,既然山东潍县的萝卜皮赛过了人参,20个大萝卜的皮共有多少两?一两人参价值多少银子?经他这么一算,这20个大萝卜的价值恐怕远远超过了1000两银子。所以他想来想去,最后决定还是吃个哑巴亏算了!

  三拐子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,据说他回到京城后曾写过一首自嘲诗。诗云:

  潍县挺富都想啃,啃来啃去赔了本,百两银子都留下,换来萝卜两大捆。

  郑板桥的故事 篇6

  "扬州八怪"里有两位最有名的书画家,一个叫郑板桥,一个叫李鳝,两个人都是兴化人,常在一起写呀画的。

  有一次,李鳝和郑板桥到镇江,金山大和尚听说李鳝到了,随即派小和尚送去一份金字请帖。

  李鳝接到请帖,望望坐在身旁的郑板桥,笑嘻嘻地说:"你老说你名气大,你看我一到镇江人家就来请我了,怎么样?明天,你就看我一个人去吃素菜!”

  郑板桥看看李鳝两眼笑成一条缝,一脸得意的样子,脱口说道:"明天我也去!”

  李鳝说:"嗓!人家请的是我呀,又没请你,你怎么去呢!”

  郑板桥笑笑说:"我比你年轻,明天我装个书童去,不就一起有得吃了吗!”

  "嗯,好!这个办法不错!"李鳝一听,高兴得直点头。郑板桥给我当书童,多有台面啊!

  第二天,李鳝在前,打扮成书童的郑板桥在后,刚来船摆渡过了江,大和尚已在山门迎接了。大和尚陪着李鳝进了方丈室,小和尚陪着扮书童的郑板桥也随后走了进来。当即,茶啊点心啊,全送上来了。李鳝心里话,你找我没得旁的事嗅,总是想要些字啊画的。便开口说:"当家的,你可准备点纸啊!”

  "这个,贫僧早已备好。"说着,就把李鳝引进了客厅。门一开,只见桌上文房四宝:笔、墨、砚台、宣纸,摆得逸逸当当的。

  李鳝再看看郑板桥,心里说:你想吃素食呢?今天就拿你开个玩笑,叫你给我掌墨。便说:"书童掌墨噢!"什么叫"掌墨"呢?从前,书法考究,要把字写得龙飞凤舞,总要书童出手托住砚台,跟着写字人的笔锋走,字写到哪块,砚台就跟着送到哪块。

  郑板桥一听要他掌墨,心里那个气呀!我装个书童嘛,不过是闹着玩玩的!你当真把我当书童使了!这怎么行呢?想不干,又不便开口,哪个要你自己提出装书童的呢!只好忍住不吱声,托起砚台。

  李鳝笑眯眯地把笔在砚台上蘸蘸舔舔,摆开架势,刚要下笔。只听"扑笃"一声,砚台从郑板桥手上一滑,掉在宣纸的正中间,"咕溜溜"地直往纸角上滚。

  李鳝一望,哎呀,这下不得了,好端端的一张桌面大的宣纸,打下端向上角染了一条墨黑墨黑的杠。再加上砚台在上面颠啊颠的,这根黑杠,断断续续,顶天立地。李鳝气得脸像个紫茄子,这怎么写啊?把笔一摔,对住郑板桥气呼呼地说:"你写吧!”

  "我写!"郑板桥看看满脸急得通红的李鳞,又望望宣纸,笑笑说:"我不写,我画!”

  "你画,我看你画!"李鳝心里话。这张宣纸染上了墨,倒看你怎么画?

  郑板桥不客气地拿起笔来,蘸了些墨,就在宣纸上涂了起来,大和尚急坏了,我这宣纸,好不容易派人从安徽宣城订做的大开张,给你这小小书童倒满了黑墨,怎么办?主人不画,你还要逞能动手画,便想上前阻挡,但看看李鳝并不吱声,他也不好发火。

  这个"书童"着实有两下子呢!只见他三下两下,在断断续续的'墨线上勾勾画画、点点戳戳,哎,竟变成了一群墨竹,粗细浓淡相宜,其中那条墨印变成一竿顶天立地的墨竹,清瘦秀拔,像活的一样立在眼前,不由脱口而出:"妙哉妙哉,好一根竹!"只见书童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玉章,在下款盖了一下。大和尚望望鲜红的方印是"郑燮"两个字,呆住了!他万万没想到站在面前的竟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,连忙接二连兰地直打招呼:"贫僧不知先生来镇,望先生不要在意。"说着忙喊小和尚"泡茶",一想不对,又加了一句"泡好茶!”

  这时,郑板桥笑嘻嘻地望着李鳝直眨眼睛,意思是说怎么样,你看大和尚请我了吧!李鳝这才醒悟过来。原来,郑板桥是有意把砚台弄翻泼墨画竹,他心里对郑板桥真是一百二十个敬佩!

  当下,大和尚又请李鳝题了字。传说,李鳝和郑板桥就合作这么一次,这幅画解放初期还保存在镇江金山寺里呢。

  郑板桥的故事 篇7

 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,天性十分高傲,尤其不喜欢和商人打交道。一次,有位盐商专程找到郑板桥,表示想得到他的书法作品,并且开出了一字百金的酬金,却被郑板桥毫不留情地一口回绝,盐商只好沮丧地离开了。

  有一天,郑板桥出城游玩,直到饥肠辘辘时才尽兴。就在回城的路上,忽然飘来狗肉的香气。他闻着香气走过去,看到一家扎着竹篱笆的房子,就径直走了进去。房子的主人对着一锅热气腾腾的狗肉,正准备喝酒,他看到陌生人闯进来很惊讶。郑板桥说: “不好意思,打扰你了,我的名字叫郑板桥,最喜欢吃狗肉,因为闻到香气,不知不觉就走进来了……”

  主人听了特别高兴: “久闻大名,今天您光临寒舍,实在是我的荣幸啊,快请坐!”郑板桥毫不客气地坐下来,又吃又喝,酒足饭饱之后,他看到主人家的墙壁上挂著名人字画,窗台下摆着一张书桌,上面放着笔墨纸张,就十分高兴地说: “看来你也是个喜欢书法的人,我今天享受了一顿美味的狗肉,请让我写幅字作为对你的酬谢吧!”说着,郑板桥拿起笔来,借着酒兴挥笔泼墨。

  不久,郑板桥偶然路过盐商店铺,看到屋内悬挂的一幅字,正是自己吃狗肉那天所写,他感到特别吃惊,就问盐商: “这幅字从哪里来的?”这时,正巧从内室走出一个仆人打扮的人,盐商就笑着问郑板桥:“先生还认识这个人吗?”郑板桥一看,禁不住脸上火辣辣的,这人正是前些天请自己吃狗肉的那个人哪!原来盐商早就听说郑板桥最喜欢吃狗肉,就想办法安排了那天的巧遇,而郑板桥果然因为贪图狗肉的美味,不知不觉就中计了。

  其实,无论名人还是普通人,都有自己的.弱点,聪明的盐商正是巧妙地利用了郑板桥贪吃的弱点,最终达到了自己收藏书画的目的。

  郑板桥的故事 篇8

  1:下海怪

  郑板桥中年得中进士,任过知县。在遇到灾荒时,郑板桥都具实呈报,力请救济百姓。他还责令富户轮流舍粥供饥民糊口。他还带头捐出自己的俸禄。他刻了一方图章明志:“恨不得填满普天饥债”。因为帮助受灾贫民诉说及赈济而得罪上司,干脆辞官不做,应了:“当官不为民做主,不如回家卖红薯。”下海回到扬州以卖画为生。

  2:题诗怪

  郑板桥最爱画竹,他画的竹枝少而瘦。只要看看他在画间题诗,就明白他的画外之意,他是以竹喻人,以竹喻己。

  他在山东当县官时,送过一幅瘦竹图给巡宪,题诗云:“衙斋卧听萧萧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;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”后来,他因为开仓赈贷受灾难民而得罪上司,辞官归田时,画瘦竹赠潍县绅士,题诗云:“乌纱掷去不为官,囊囊萧萧两袖寒。写取一支清瘦竹,秋日江上作渔杆。”从这两幅竹,两首诗看出,板桥无论做官或辞官,都比较面对现实,知道民间疾苦,他没有过多的闲情雅致来吟风颂月,只画几杆瘦竹,以写胸中闷气。郑板桥回乡后,以画竹为生计度过了他贫寒而有气节的一生。

  3:书法怪

  郑板桥书法杂用篆、隶、行、楷并以隶为主,兼有画意的美感,独创一体,自称为“六分半书”,世人称之谓“乱石铺街”体,其书法“难得糊涂”和“吃亏是福”流传至今,受到各行各业人们的喜爱,广泛用于宾馆、办公室、家庭等场地。

  4:画竹怪

 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、竹、石。他认为兰四时不谢,竹百节长青,石万古不败,这正好与他倔强不驯的性格相吻合。他的画一般只有几竿竹、一块石、几笔兰,构图极其简单,但构思布局却十分巧妙,用墨浓淡衬出立体感。竹叶兰叶都是一笔勾成,虽只有黑色一种,但却让人感到兰竹的勃勃生气。他画的竹都少许,没有超过四支的。这些看来简单的竹,他可呕心沥血,勤于观察,他晨看竹、黄昏也看竹、月夜看竹、雨中也看竹、风里也听竹,胸中有竹。所以,他说:“四十年来画竹枝,白日挥笔夜里思,冗繁削尽留清瘦竹,画到生时是熟时。”因此,板桥画竹,是把个人的品格、见地、抱负、爱憎都融合在笔墨之中。

  5:嗜好怪

  话说扬州城有一个大盐商叫甑小泉,此人假充斯文,想求购板桥的字画,屡次遭到拒绝。于是,他转来转去,从别人手里搞到几幅板桥的真迹,可惜没有上款,挂起这种没有上款的画,总感觉不是滋味儿。

  有个人给他出了个主意。原来,郑板桥有个嗜好---喜欢吃狗肉。有一天,郑板桥散步到一个竹林中,远远传来悠扬的琴声。他循声来到一个馆阁,见雅静的阁中,香烟环绕,一老者正在抚琴。见郑板桥来,老者起身让座,寒暄一番,说话甚是投机。正谈得有趣,隔壁飘来一阵阵狗肉香味。老者问:“敢问先生也吃犬肉否?”郑板桥说:“倒是嗜吃”。老者热情相请,于是,郑板桥也就毫不客气地大啖其狗肉。吃完,见四面白壁空空如也,于是,相问道:“老丈,室内何不挂些字画?”老者渭然叹道:“俗画不想挂,板桥字画虽佳,却难购到,所以让他空着。”郑板桥说:“鄙人郑板桥,有负重望,不敢,不敢。”老者愈加喜欢,摆出早已准备好的文房四宝。郑板桥欣然命笔,画完问老者:“敢问老丈尊姓大名?”老者说:“甑小泉”。郑板桥一惊,说:“怎么,和大盐商同名同姓?”老者说:“什么大盐商?老丈取名字时,盐商只怕还未出世呢!清者自清,浊者自浊,不关盐商的事。”板桥想想也有道理,世上同名同姓者多,再说又吃了人家的狗肉,只好落了甑小泉的上款,告辞而去。

  过了不久,盐商甑小泉大宴宾客,中堂挂起了有上款的板桥字画。消息传开后,板桥不信,也挤在人群中去看,这不看不要紧,一看傻了眼,可不是吗?正是自己的手笔哩。再一细看,原来正是在竹林中吃狗肉后画的,方知中计。再一想脸就红了,谁叫你中了人家的狗肉计呢?郑板桥吃了哑巴亏,对此事只好心照不宣了事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`吃了人家的嘴软,拿了人家的手软。

  6:广告怪

  他在卖画的厅堂里,大书一画“笔榜小卷”,也可以说是他卖画的商业性广告:“大幅六两,中幅四两,小幅二两,书条、对联一两,扇子、斗方五钱。凡送礼物、食物,总不如白银为妙。公之所送,未必弟子所好也。送现银则心中喜乐,书画皆佳;礼物既属纠缠,赊欠尤为赖账。年老神倦,不能陪诸君子作五益语言也。”告示之末又附诗一首:“画竹多于卖竹钱,纸高六尺价三千。任渠话旧论交接,只当秋风过耳边。”

  这幅长达百余字的“广告”,满纸言钱。不晓得的人还以为郑板桥是个贪利之人。谁知道他的苦衷?他是正面文章反面做,此广告借以讽刺两种人:一种是假名士,口中不言钱,心中想厚酬,索取重礼;另一种是打秋风,利用手中权势来强取豪夺。郑板桥看透人世,敢说真话,打破旧习礼仪,公开自己的想法,使那些伪君子哑口无言,哭笑不得。

  郑板桥的故事 篇9

  有一天,郑板桥在盐城一家茶馆里喝茶,遇到个财主,两下就闲谈起来。财主说:“我家有个小孩,想请个好先生教教。”

  "你想请什么好先生呢?”

  "我想请兴化的郑板桥。听说此人脾气古怪,很难请啊!”

  郑板桥笑笑说:"我也想找个蒙馆坐坐,你看我怎么样?”

  财主素有爱才之名,不便当面回绝,勉强答应了。

  郑板桥到了财主家坐馆,见中堂挂有一幅牡丹图,画得不错,但偏在一边,看起来不顺眼。

  一天,郑板桥洗笔时,无意中把笔一甩,牡丹图上出现了几个小墨点,在旁边的'小东家急死了,鼓起嘴说啦:"先生,这幅白牡丹是我爷爷花了五十两银子,请人画的。"郑板桥抬头一看。也不作声,又拿笔在牡丹图上挥舞了几下,小东家一见,不好,赶紧去喊老子。财主跑来一看,大为恼火:"牡丹怎能和梅花在一起呢?”

  哪晓得郑板桥并不答话,提起笔来,"唰唰唰",在画上写了一首诗:

  牡丹旁边一枝梅,

  富贵清寒共一对,

  牡丹虽好总有谢,

  唯有梅占百花魁。

  写完,掏出印章,往下一按。财主伸颈项,凑上去一看,分明是"板桥郑燮"四个字,大吃一惊,连忙奉承道:"先生神笔,能赏我一幅字画否?"郑板桥理也不理,把笔一扔,转身便走了。

  郑板桥的故事 篇10

  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做县官,学问深,得民心,就是不会吹牛拍马,得罪的人多,官做不下去了,铺盖一卷就回了扬州。好在郑板桥不在乎当官,名气也不小,专门在家吟诗画画,倒也自在。

  那时,扬州乡下离城十几里路,有个老秀才在教馆里当先生。几十年下来,年龄大了,六十开外了,东家意思要回这个先生。老先生急了,回去后,饭碗就砸了,这一家老小怎么活?高低要想个办法,叫东家回不掉。

  这天吃中饭,老秀才忽然说:“东家,不瞒你说,郑板桥还是我的学生哪!”

  东家一听,根本不相信。你在这儿教了几十年的书,要郑板桥真是你的学生,怎么从来没有听你讲过?东家促得很,嘴上应着:“好哪好哪,久仰郑板桥大名,他既是你的学生,我就办一桌特席,你把他请来……”言下之意,请不来,你也不要来了。

  老秀才慌了,本以为提了郑板桥的大名,东家就会让他教书教下去。没想到来这一手,怎么办哩?只好连夜进城,找到郑板桥府上,敲开门,往郑板桥面前“扑通”一跪。

  郑板桥连忙把他扶起来:“你老先生这么大年纪,有话直说,怎么好下跪?”

  老先生讲:“我是来请罪的,东家嫌我老了,我要吃饭,就说你是我的学生,罪过了。”

  郑板桥一听,连连讲:“无妨,无妨,我从此就称你老师得了。”

  老秀才还是摇头,把东家请客的事说了。郑板桥历来同情穷秀才,当时定好日子,一口应承下来。老秀才定心了,急匆匆赶回学馆。

  第二天,东家一早就问:“你的学生郑板桥能不能来?不能来早点说。”他心里话,郑板桥是出了名的.大才子,谅你这个又穷又酸的老秀才请不动他。

  没想到老秀才爽快得很,一口说:“三天之后,郑板桥准定来。”

  三天后,东家在街上找了位有名的厨师,办了酒席,又请来一班文人雅士作陪。果然,郑板桥准时来了。请坐、献茶、摆席。首席哪,大家都推郑板桥。郑板桥连连摇手说:“啊呀,老夫子在此,学生迟迟不来拜访,已是罪过,怎么敢上坐哩?”

  众人一听,一齐请老秀才上座。这个老秀才心里欢喜死了,郑板桥先生真肯帮助人啊!

  哈哈,喝酒哦。乖乖,老秀才高兴,大家敬他酒,他全“咕噜噜”灌进了肚子里。敬酒从不回,多喝了几杯,醉啊迷的了,眼睛半睁半闭,舌头都直了,还喜欢说话:“板桥啊,记得我当年教你作诗——‘柳絮飞来一片红’啊……”老秀才一下说漏了嘴。

  在座的不是举人就是秀才,这柳絮是白的,怎么会一片红哩?郑板桥一听,眉头都没皱,说:‘不错不错,老师,我记得清清楚楚,现在念给大家听听:

  “廿四桥(扬州郊外的桥)头恋思风,

  佳人斜倚画楼中,

  夕阳反照桃花坞,

  柳絮飞来一片红。”

  众人听了连连称绝,郑板桥也不再多留,拱手告辞了。

  老秀才酒醒后,方知自己说滑了嘴,多亏郑板桥奇才,把诗圆了起来。东家只当郑板桥真是老秀才的学生。从此对老秀才恭维得逸逸选当当。

  郑板桥的故事 篇11

  有一天,某盐商将一个私自贩盐的小贩子扭送到县衙门,要求县令郑板桥以罪予以重处。 郑板桥一见那个小贩,便知是个可怜的穷人:蓬头垢面,衣衫褴褛,骨瘦如柴。他贩盐卖,是生活所逼,不得而已。郑板桥顿生怜悯之心。于是,他想戏弄一下这个盐商。

  他对盐商说:“这个小贩应当加重处罚,我准备给他戴上枷锁,立街示众,好不好?”那盐商笑眯眯地说:“好的!好的!”当即,郑板桥命衙役抱来一些芦席,用细木片作托,认真扎好,中间挖一个大圆孔,名曰“芦枷”。他又画了许多竹子和兰花,题了字,贴在芦枷上。然后让小贩套在脖子上,站在盐商的'门口示众。

  大家都知道郑板桥不仅是个办事公正的清官,而且是个著名的大画家。他的诗、书、画堪称“三绝”,他画的竹子和兰花,名扬四海,许多人都想目睹为快,更渴望能得到他的墨迹。

  那位小贩子戴着芦枷往盐商门前一站,立即招引了许多人前来观画,整个县城都轰动了。不多一会儿,观画的人纷涌而至,把盐商的门堵得水泄不通,一点生意也做不成了。盐商只好到县衙内去哀求郑板桥把那个小贩放了

  郑板桥的故事 篇12

  相传,清朝的郑板桥在晚年时,曾在潍县当县令。秋季的一天,他微服赶集,见一卖扇的老太太守着一堆无人问津的'扇子发呆。郑板桥赶上去,拿起一把扇子看,只见扇面素白如雪,无字无画,眼下又错过了用扇子的季节,自然也就没有人来买了。郑板桥在询问的过程中得知老太太家境贫困,决定帮助她。于是,郑板桥向一家商铺借来了笔、墨、砚台,挥笔泼墨。只见冉冉青竹、吐香幽兰、傲霜秋菊、落雪寒梅等飞到扇面上,又配上诗行款式,使扇面诗画相映成趣。周围的看客争相购买,不一会儿功夫,一堆扇子便销售一空。

  郑板桥的故事 篇13

  郑燮,号板桥,清乾隆元年进士,以画竹,兰为长。曾任范县令,爱民如子。室无贿赂,案无留牍。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,至有忘其为长吏者。迁潍县,值岁荒,人相食。燮开仓赈济,或阻之,燮曰:“此何时,若辗转申报,民岂得活乎?上有谴,我任之。”即发谷与民,活万余人。去任之日,父老沿途送之。

  郑板桥的故事:故事译文

  郑燮(xiè),号板桥,清朝乾隆元年科举的进士,擅长画竹和兰花。

  曾经在范县做县令,爱护百姓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。家里没有收受的贿赂,桌子上没有遗留的公文。

  郑公空闲的`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,以至于有人忘记他是一县的长官。(后来)调任到潍县做官,正逢上荒年,(到了)人吃人(的地步)。

  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,有人阻止他。

  郑燮说:“都到什么时候了,要是向上申报,辗转往复,百姓怎么活命?(要是)上边责问下来,我一人承担罪过。”

  (郑板桥)立即发粮食给老百姓,救活的人有上万人。

  他离任的时候,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。

  郑板桥的故事 篇14

  官场是一个非常复杂而黑暗的环境,能在这里面生存的人,都是无比精明的人。他们精于糊涂一道,能默许官场的一些潜规则,所以能在官场生存。而郑板桥则是与这些在官场驰骋之人相对的人,他正是难得这种糊涂,所以才难以在官场中长期存在。郑板桥也知道自己这种迎难而上,独行其是,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性格,很难在官场中生存,于是便干脆的弃官而去。

  还有一种解释是说,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是一种看透世态的心态,为免多惹烦恼,不妨糊涂一点。所以他后面才会说:放一著,退一步,当下安心,非图后来福报也。

  郑板桥虽然没有在官场上登至高峰,但是却在书画一途获得极高造诣,为后世留下不少的宝贵财富。所以不管他的难得糊涂到底是什么意思,但是小编却感谢他的`难得糊涂。

  说到与郑板桥有关的故事,大家第一个想到的绝对是梁上君子的故事,无他实在是这个故事太巧太精妙了。

  说的是郑板桥致士归家之后,两袖清风,实在贫困。全家上下,统共就只有黄狗一条,兰花一盆。有一天深夜之时,正是月黑风高,暴雨滂沱,郑板桥辗转难安,未能入睡。更凄惨的是,贫寒的家中还来了个小偷。

  郑板桥听到小偷动静之后,想了想,若是自己此时高呼,万一惹急了小偷,受伤的还是自己,于是心思翻转,翻身闭眼说道:细雨蒙蒙夜沉沉,梁上君子进我门。

  小偷听到声音先是一惊,还不待有所反应,郑板桥又说:腹内诗书存千卷,床头金银无半文。小偷一听这话,转顾四周,的确没什么好偷的,于是转身想走。这时又闻:出门休惊黄尾犬。一听有狗,小偷便准备翻墙而出,这时郑板桥又说道:墙莫损兰花盆。小偷一看,墙头果有兰花一盆,乃细心避开,足方着地,屋里又传出:天寒不及披衣送,趁着月黑赶豪门。

  说来这个故事虽然简短,但是郑板桥的机智却让人钦佩。郑板桥娶妻的故事和他嫁女的故事,同样很具有戏剧性。

  郑板桥虽然很有才,但是奈何生活穷困,所以一直到二十多岁才娶了老婆。据说他有一日路过一个人家,发现别人门前贴的对联是自己的。于是便敲门,询问户主个究竟。那户主名为绕夫人,家中有一位待字闺中的女儿。听到来人是郑板桥,当即回答自己的女儿因为欣赏郑板桥的文采。随后又将自己的女儿交出,双方交流一番,便做主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郑板桥。此后夫妻琴瑟和鸣,举案齐眉。

  再说嫁女一事。嫁女放在现在,也算是一项大工程,更不用说重礼的古代了。郑板桥有两子一女,他加女却非常的干脆。据说等他的女儿长到可以出嫁的时候,便见自己的女儿带到了自己一个书画之友的家中,对女儿说:此汝室也,好为之,行且琴鸣瑟应矣。就这样,非常干脆的将自己的女儿给嫁了出去。

  郑板桥的故事 篇15

  “扬州八怪”之一的郑板桥以“诗、书、画”“三绝”闻名于世。而他的书画价格,也颇多传奇色彩……

  雍正十三年(1735年)早春二月的一天,郑板桥到郊外踏青赏花,信步走进一个花树掩映的小院。抬头一看,只见亭壁上贴着自己写的词。小院的主人是一位老妇人,当她听说眼前这人正是郑板桥时,万分高兴,忙给他准备午饭,又将自己17岁的女儿饶五姑娘喊出来,拜见这位她仰慕已久的大艺术家。饶五姑娘果然是郑板桥的铁杆粉丝,一见面就高兴地说:“久闻公名,读公词,甚爱慕,闻有《道情十首》,能为妾一书乎?”时年43岁的郑板桥对这位美丽的姑娘也一见钟情,不但为她书写了《道情十首》,还题了一阕《西江月》赠给她:

  微雨晓风初歇,纱窗旭日才温。绣帏香梦半蒙腾,窗外鹦哥未醒。

  蟹眼茶声静悄,虾须帘影轻明。梅花老去杏花匀,夜夜胭脂怯冷。

  母女俩将题词收下。老妇人听说郑板桥丧偶,又主动提出将自己的小女儿嫁给他。郑板桥见这姑娘年轻貌美,聪明伶俐,心里自然高兴,说了两句客气话后,便愉快地答应下来,并相约两年后他中了进士,再来迎娶。

  这件事被商人兼诗人的`程羽宸知道了,他对郑板桥非常崇拜,便拿出500两银子替他作聘金交给饶家。雍正十五年(1737年)郑板桥自京城回来迎娶时,他又拿出500两银子送给郑板桥,作为娶新妇的费用。

  当然,程羽宸的银子并不是白送,补偿的代价就是郑板桥的字画。这1000两银子,按1两白银当时能买120斤大米计算(1740年前后价),一共能买12万斤大米。如今大米按2元1斤计算,则相当于今天的24万元人民币。这“稿费”自然不低,但以此换来的美妾,与郑板桥恩爱终生,更是“无价之宝”。

  郑板桥还有一些“稿费”收入,不是银子,而是实物。试举两例。

  例一:

  一个叫江秩文的艺人,长得很美。他家中养着12名梨园子弟,能演奏“十种番乐”,也都年轻貌美。然而只要主人江秩文一出场,他们全都黯然无光。一天江秩文求郑板桥给他家的园亭写副对联,郑板桥便写道:“草因地暖春先翠,燕为花忙暮不归。”江秩文看了高兴地说:这对联不仅切合园亭的景象,而且切合我的情况。于是将席上的一个玉杯撤下,送给郑板桥做润笔费。

  例二:

  一个叫常书民的人,求郑板桥为他的花园写副对联。郑板桥写道:“怜莺舌嫩由他骂,爱柳腰柔任尔狂。”常书民非常喜欢这副对联,遂将自己喜爱的一个童仆送给郑板桥做“报酬”,这童仆一直在郑板桥身边服侍多年。

  乾隆元年,郑板桥考中进士。乾隆七年春,他被任命为山东范县知县,两年后又改任山东潍县知县,连任七年。但他不满官场的黑暗腐败,在请求赈济灾民时又得罪了上司,所以主动称病辞官,重新回到扬州卖画为生。

  郑板桥的故事 篇16

  郑板桥(1693—1765)清代官吏、书画家、文学家。名燮,字克柔,汉族,江苏兴化人。康熙秀才、雍正举人、乾隆元年进士。“扬州八怪”之一。历官河南范县、山东潍县知县,有惠政。以请臻饥民忤大吏,乞疾归。诗书画均旷世独立,人称三绝。有《板桥全集》。

  郑板桥(1693—1765)是清朝“扬州八怪”之一。他在山东潍县当县官时,儿子小宝留在兴化乡下的郑墨弟弟家。

  小宝6岁时上学了。为了教育儿子,郑板桥专门给他的弟弟郑墨写了一封信,信中写道:“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,岂有不爱之理!然爱之必以其道,以其道是真爱,不以其道是溺爱。”

  他的"道"是什么呢?他说:“读书中举,中进士做官,此是小事,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。”

  郑板桥自己是个读书人,他并不是看不起读书人,他看不起的是:读书就是为了做官。

  郑板桥自己最重视的还是儿子的品德。他对弟弟说:“我不在家,儿便是由你管束,要须长其忠厚之情,驱其残忍之性,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。”

  他主张,他的孩子和仆人的儿女应平等对待。他说:“家人儿女,总是天地间一般人,当一般爱惜,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。凡鱼餐果饼,宜均分散给,大家欢喜跳跃。若吾儿坐食好物,令家人子远立而望,不得一沾唇齿,其父母见而怜之,无可如何,呼之使去,岂非割心头肉乎!”

  为了教育儿子“明好人之理”、“爱天下农夫”,郑板桥还抄录了使小宝且念且唱、顺口好读的四首五言绝句:

  二月卖新丝,五月巢新谷;

  医得眼前疮,剜却心头肉。

  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;

  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

  昨日入城市,归来泪满襟;

  遍身罗绮者,不是养蚕人。

  九九八十一,穷汉受罪毕;

  才得放脚眠,蚊虫跳蚤出。

  后来,郑板桥不放心小宝的成长,就把他接到身边,经常教育小宝要懂得吃饭穿衣的艰难,要同情穷苦的人。由于郑板桥的.严格教育和言传身教,小宝进步很快。当时潍县正值灾荒,郑板桥一向清贫,家里也未多存一粒粮食。一天,小宝哭着说:“妈妈,我肚子饿!”妈妈拿出一个用玉米粉做的窝头塞在小宝手里说:“这是你爹中午省下的,快拿去吃吧!”小宝欢跳着走到门外,高高兴兴地吃着窝头。这时,一个光着脚的小女孩站在旁边,看着他吃,小宝发现了这个用饥饿眼光看他的小女孩,立刻把窝头分给小女孩一半。郑板桥得知小宝的举动,高兴地对着小宝说:“孩子,你做得对,爹爹喜欢你。”

  人生,幸福不是目的,品德才是准绳。

  郑板桥的故事 篇17

  在雍正十年,即公元1732年,郑板桥在朋友们的帮助下,去应乡试,结果中了举人。在乾隆元年即1736年又中了进士,五年之后被任命为山东范县县令。

  范县地处黄河北岸,有十万人口,而县城里却只有四五十户人家,还不如一个村子大。上任的第一天,郑板桥就出了个怪招:让人把县衙的墙壁大了许多的洞,别人不解,去问他,他说这是出出前任官的恶习和俗气。

  年之后,郑板桥调任山东潍县县令。为了接近百姓,他每次出巡都不打回避和肃静牌子,不许鸣锣开道。有时还穿着布衣草鞋,微服访贫问苦。有一次夜里出去,听到有间茅草屋里传出阵阵读书声。原来是一个叫韩梦周的贫困青年在苦读。郑板桥就拿出自己的银子资助他,使他能去参加科举考试,最后韩梦周中了进士。

  遇到灾荒时,郑板桥都具实呈报,力请救济百姓。他还责令富户轮流舍粥已供饥民糊口。他还带头捐出自己的俸禄。他刻了一放图章已明志:恨不得填满普天饥债。在灾情严重时,他依然决定开官仓借粮给百姓应急。下属们都劝他慎重从事,因为如果没有上报批准,擅自打开官仓,要受惩处。郑板桥说:等批下来百姓早就饿死了,这责任由我一人来承担!郑板桥的果断救活了很多人。秋后,如果遇上了灾年,百姓们无法归还粮食,郑板桥干脆让人把债券烧了,百姓们都很感谢他这个体恤百姓、爱民如子的清官。

  郑板桥做官不讲排场,这也给他带来一些麻烦。由于他常下乡体察民情,上级来视察时常找不到他,免不了要责问。在乾隆十七年时潍县发生了大灾害,郑板桥因为申请救济而触怒了上司,结果被罢了官。

  临行前,百姓都来送行,郑板桥雇了三头毛驴,一头自己骑,一头让人骑着前边领路,一头驮行李。做县令长达十二年之久,却清廉如此,送行的人见了都很感动,依依不舍。郑板桥向潍县的百姓赠画留念,画上题诗一首:

  乌纱掷去不为官,

  橐萧萧两袖寒。

  写取一枝清瘦竹,

  秋风江上作渔杆。

  从此,郑板桥回乡已画竹为生,度过了他贫寒而很有气节的一生。他一生只画兰、竹、石。他认为兰四时不谢,竹百节长青,石万古不败。这正好与他倔强不驯的性格相合。他的'画一般只有几竿竹、一块石、几笔兰,构图很简单,但构思布局却十分巧妙,以墨的浓淡衬出立体感。竹叶兰叶都是一笔勾成,虽只有黑色一种,但能让人感到兰竹的勃勃生气。

  郑板桥的故事 篇18

  方圆几百里都知道,郑板桥一到潍县就坐了"簸箕".

  当时的潍县是有名的"柴地",豪门、财主、地痞、流氓串通一气,为非作歹,搅得民不聊生。凡是上任的县官,不是和他们一块儿胡作非歹,就是落一身罪名,赚个不白之冤,被他们挤跑赶走。郑板桥是扬州有名的"八怪"之一,又长得貌不出众,当然明摆着要受"算计"啦。在他到任之前,人家就设好了圈套,单等县太爷一到,就给他来个下马威。

  这天,郑板桥到底来上任了,离潍县城还有二十里,就有一抬四人小轿把他接住了。轿夫们又施礼又鞠躬,郑板桥欢欢喜喜上了轿,谁知,人刚进去还没坐定,那轿子就发疯般地"飞"起来了,活像老太婆簸簸箕,左右摇晃,上下颠簸,直把个郑板桥筛得前仆后仰,跳起落下,头上碰出了疙瘩,腚上磕起了饽饽,要不是轿栏遮挡,早从里面抛出来了。

  原来,这是豪绅地痞们设下的"簸箕计",抬轿的都是他们派去的人,而且四人小轿十六人抬,忽跑忽住,乱颠乱颤,换着班地折腾郑板桥,还一边走,一边哼着怪调子:

  今日老爷乍到,

  先坐簸箕小轿;

  往后不听使唤,

  拿你乌纱撂高;

  郑板桥是个精明人,这其中的"机关"哪能不明白?"哼!瞎了眼的`东西,看我饶得了你!"他心里这么想着,两手紧紧抓住轿栏,两眼不住地从轿窗里往外瞅。"有了!"他心里不禁一喜,高声朝外边叫道:"住轿!"轿夫只好把轿下落了,阴阳怪气地问道:"老爷有何吩咐?"

  郑板桥走下轿来,用手往右边场里一指说:"那场边堆垛的是何物呀?"

  一个轿夫上前答话:"禀告老爷,那叫土暨。"

  "暨有何用啊?"郑板桥故意问道。

  "老爷熟读圣贤书,这点小小习俗还不知道吗?"那个轿夫有点卖弄地说,"暨,是此地人用来支炕的;炕,是此地人用来睡觉的。"

  "好好好!"郑板桥叫道,"快给我把暨抱到轿里,抬到府中给老爷我支炕!"

  轿夫们一听,愣啦!另一个赶忙打一躬说:"启禀老爷,府内有专供您安歇的棕子床……"

  "呸!那玩意儿老爷我早睡腻了。"郑板桥打断了轿夫的话,"休再啰嗦,一人两个,给我搬到轿中!"

  他们心想,不搬就是违老爷之令,治罪不轻呀!只得乖乖听候吩咐,不多不少,一人两个,将暨搬到轿里。这都是些大模子暨,哪一个也得有十来斤,三十二个就是三百斤沉,再加上一个人,可真够抬的!他们一个个压得趔趔趄趄,汗流满面。郑板桥心中暗暗发笑,高声吩咐道:"快颠起来,快唱起来!老爷我就爱坐这个‘簸箕轿’呢!"轿夫们好比"哑巴吃黄连,有苦难开口",只顾"呼哧呼哧"地大喘气啦!郑板桥却来了精神,他坐在轿里,摇头晃脑地作起诗来:

  叫你簸簸箕,

  你偏喘粗气;

  抬到衙门里,

  一人三板子!

  轿夫们听了,吓得脸色惨白,再也不敢仗势欺人了。

  郑板桥的故事 篇19

  郑板桥在山东范县任知县时,有年遇大旱,农民粮食大面积减产,乞讨的穷人随处可见。

  这天,在通往县城的大道上来了十几辆马车,拉着成捆的羊皮,旁边有武师骑马护送。正当他们人困马乏时,忽然听得一声口哨声,接着从路边的高粱地里跳出几十个衣衫破烂的壮汉,他们手持棍棒,把货车围了个水泄不通。两名武师一见这么多穷汉要拼命的架势,自料猛虎斗不过饿狼,只好下马赔着笑,请他们高抬贵手。货主早已吓得浑身哆嗦,叩头求饶,乞求放行。不料,这帮人不吃这一套,人背驴驮不多一会,就把十几车羊皮抢光了。

  这时两名武师拉起瘫软在地的货主,骑上马赶到县衙去报案。知县郑板桥一听击鼓马上升堂问道:“谁是原告?谁是被告?”货主颤巍巍地说:“大人,我们都是原告,状告有人强抢我们十几车羊皮。”“可有人证物证?”“没有,大人。”

  郑板桥一听这是一起“无头案”,料定是本县饥民所为。他深深体谅穷人疾苦,不管,难以服众;管,又怕刑加于苦难子民,一时还真犯了难。他沉思片刻问道:“原告,你们吃得肥头大耳,听说话也是识字之人,怎么事到临头就浑了呢?当真没有他人见到你们被劫?当真没有一点物证?”货主答:“当真没有。”郑板桥一拍惊堂木道:“既然没有人证物证,缘何状告?分明是为难本官,给我每人先打三十大板!”衙役们一拥而上,摁倒武师和货主。正要开打,货主情急之下大喊:“大人息怒,我想起来了,现场有麻棵可以作为人证物证!”

  这本是一句搪塞的话,没想到郑大人却吩咐道:“速去带麻棵回来候审!”接着又吩咐师爷,“布告全县,三天后,本官公审麻棵,众人都可旁听。”

  布告一出,一传十,十传百,本县、邻县百姓都知道了,虽然觉得有些莫名其妙,但是都想来看个热闹。

  转眼到了公审麻棵那天。县大堂、衙门内外挤满了人。郑板桥传下话来,乡绅、地主可到大堂听审案。其他人等均在大堂外听审案。审案开始,堂威喝毕,郑板桥喝道:“带麻棵!”衙役一声“遵命”,抱上来一捆麻棵扔到堂上。郑大人一拍惊堂木道:“大胆麻棵,在你眼前发生劫案为何不告知本县令?先重打四十大板!”一阵“噼里啪啦”板子响,麻棵已是枝叶横飞,满堂狼藉。郑大人又喝道:“麻棵,从实招来,免得再受皮肉之苦。”麻棵当然不能回答,众乡绅、地主十分纳闷,县太爷这是唱的哪出戏啊?郑板桥见大堂鸦雀无声。再次喝道:“刁顽的麻棵,为何不招,给我再打四十!”又是一阵乱打,堂中那捆麻棵已经变成了一堆烂柴。众乡绅、地主中有些人已经忍不住偷偷笑了,不知县太爷哪根神经出了毛病。又过了一会,郑板桥已是暴跳如雷:“大胆麻棵,你分明藐视本官,再给我狠狠地打!”这回可没说打多少,衙役们只管打起来,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,麻棵早已经成了碎片。而郑板桥怒发冲冠,正襟危坐的模样终于使得堂内的乡绅、地主们爆笑开来。

  这下可惹恼了郑板桥,他一拍惊堂木怒斥道:“本官审案并非儿戏,你们哄笑公堂,成何体统,该当何罪!”说完拂袖而去。众乡绅、地主见闯了大祸,一个个呆若木鸡,不知所措,纷纷跪下,听候发落。

  不一会,师爷传出话来:“在堂内听案的一律登记姓名,限七天之内每人交出羊皮五张作为处罚,交不上的戴枷锁游街。”乡绅、地主们原以为县令请他们到大堂听审是对他们的尊重,此时才明白这一切原来是个“圈套”,心中暗自叫苦不迭。

  当时正是初秋。根本不是杀牛宰羊的时节,哪有那么多现成的皮货。百十个乡绅、地主四处高价收买,到了交货日期,他们还真把羊皮交齐了。郑板桥悄悄将原告召回询问:“你们的羊皮上可有记号?”货主答道:“有,是本货庄的红印。”郑板桥把原告领到库房说:“看看这里可有你们的货?”货主仔细查看片刻后发现其中一半左右的羊皮是自己货庄的。

  郑板桥命人把加了红印的羊皮挑选出来,逐一登记。原来他已经事先向师爷交待过,每张皮上都登记好交皮人的'姓名,接着又命班头、捕快将交皮人带来一一审问羊皮的来历,最后终于查出劫货的一帮人。

  把追回的羊皮归还货主后,郑板桥又令人将没有加印的羊皮变卖,把钱分给劫道的穷人们,然后教育安抚一番,了结了这桩案子。

  郑板桥的故事 篇20

  枷上贴画

  郑板桥曾在山东的潍县当知县。潍县有个盐商,捉到一个贩私盐的人,请郑板桥惩办。按当时的法律,盐是不能私下买卖的,贩私盐是要惩办的。

  郑板桥为官一向很清正,特别同情平民百姓。他知道,那个盐商虽然是个官商,做生意的牌子“正当”,却一向哄抬盐价,利用官商的牌子坑害百姓。至于那个贩私盐的,一看就知道是个做小生意的人,郑板桥反而很同情他。

  但郑板桥毕竟是个吃朝廷俸禄的知县,必须按当时的法律办事。于是,他想了一个办法。

  郑板桥对盐商说:“你让我重重地惩办他,这还不好办,把他枷起来示众如何?”

  盐商说:“好,好,贩私盐的活该被重重地枷!”

  郑板桥又说:“你说要重重地枷他,我给他戴上数丈长的长枷如何?”

  盐商越发得意了,也不加细想,就连连说:“好,好,就给他上长枷!”

  于是,郑板桥令衙役找来一张长8丈、宽1丈的`大芦席,中间挖个圆洞,做成了一副“芦枷”(其实,这样的枷分量很轻,带枷人根本不致吃苦)。郑板桥又拿来十几张纸,用笔画了许多竹子和兰草,贴在“芦枷”上。贴完画,他命衙役把戴着巨大“芦枷”的私盐贩子押送到盐商的盐店门口“示众”。十来个衙役抬着“芦枷”,吆喝着走过大街,看热闹的人把盐店围得水泄不通。这一天,盐店一笔生意也没做成。

  郑板桥枷上贴画的事一传百,百传千,城里的人,乡下的人,都拥到盐店门口来看热闹。这样,一连十多天,盐商的生意全都给搅没了。盐商感到真心疼,连忙赶到县衙里,恳求郑板桥把那人放了。

  “奉旨革职”

  郑板桥当县官时,遇到了灾荒之年,因开仓放粮,赈济穷人,被皇帝撤了职。于是,他雇了一条船,顺着大运河回扬州老家去。

  一天,见前面码头停泊着一条官船,桅杆上挂着一面旗子,上书“奉旨上任”,所有民船见了,避之唯恐不及。郑板桥道:“你奉皇上的旨意上任有啥了不起?我也是奉皇上的旨意才革职的。不都是‘奉旨’吗?你神气什么?”

  于是,郑板桥用了一块绸绢,书写“奉旨革职”4个字,也挂到桅杆上去。

  却说那官船上的“上任”者,是个大奸臣的儿子,叫姚有财。这时见了“奉旨革职”的旗子,觉得很奇怪,一打听,原来是郑板桥,就派人向他索字画。

  郑板桥听说姚有财除了吃喝嫖赌、欺压百姓之外,别的一窍不通,就很快书写了一首诗送他:

  有钱难买竹一根,

  财多不得绿花盆。

  缺枝少叶没多笋,

  德少休要充斯文。

  这是一首嵌字诗,每句开头一字,连起来读是“有财缺德”。姚有财见了,当即昏了过去。

【郑板桥的故事】相关文章:

郑板桥经典语录11-04

郑板桥写竹的诗07-16

郑板桥题联赠渔民教案02-06

郑板桥作文600字4篇04-29

我的故事05-27

象棋的故事11-12

高尔基的故事11-15

聂耳的故事07-07

施瓦辛格的故事11-21